宏揚儒道精神 提倡孔孟學說 高雄?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應邀出席高雄市義守大學孔孟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高雄道德院、高雄市孔孟學會、義守大學共同舉辦「恢宏儒道精神,促進社會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以孔孟學術研究為主軸,共二百多位來自內地、香港、澳門、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專家學者參與出席。香港孔教學院院長、世界儒商聯合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湯恩佳博士伉儷,應邀代表孔教學院出席是次學術研討會。
高雄市孔孟學會榮譽理事長方俊吉教授主持多項主題研討會,方教授歡迎對孔孟學術有興趣人士一同提倡孔孟學說對社會的教化功能。高雄道德院住持三清太乙大宗師翁太明認為,儒、道二家之學術思想,兩千多年來,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主流核心,為無數人藉以為立身處世之圭臬,更有諸多賢德之士,在儒、道思想之薰陶下,體現其令人景仰的崇高品格,創造了許多經世濟民的不朽偉業。
湯恩佳院長在會上表示,儒家和道家的先哲首先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孔子教育人要?泛愛衆?,孟子要求人要發揮天賦的?惻隱之心?。周敦頤把?立人極? 與?立天極? 、?立地極?融爲一體。程頤明確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張載以?乾(即天)爲父,坤(即地)爲母?,從宏觀視野上確定了人爲天地萬物孝子的地位,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主張泛愛一切,視萬物爲朋友。自然無爲是道家哲學的核心。?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五十二章)老子在這裏講的?自然?,不僅指自然界本身,而且是指自然而然的法則,即遵循萬物自身的發展變化規律,不加干涉。
要促進多元化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和諧發展,就要反對霸權主義,提倡以儒道爲中心的中華人文精神。孔子主張?和而不同?,反對?去和而取同?的霸道專制思想和行爲。《易經》說?厚德載物?,《中庸》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老子主張?和光同塵?,反對以強淩弱,以大辱小。儒家和道家主張以寬闊的胸懷風範、思想方法處理紛繁多元的客觀世界,對於新世紀?多元化? 趨勢下越來越劇烈的競爭關係,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協調作用,而且會促進其發展,有利於強化當今世界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
儒、道二家之學術思想,兩千多年來,不僅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之主流核心,而為無數人藉以為立身處世之圭臬,更有諸多賢德之士在儒、道思想之薰陶下,而體現其令人景仰的崇高品格,創造了許多經世濟民的不朽偉業。
其中,尤以儒家所秉持的「忠恕」之道,及其「務本尚德」的精神,與道家所強調的「自然樸實」之道,與「淡泊謙虛」的精神,更被許多有識之士廣泛地運用,也確實發揮最直接指導功能,也是孔孟學說主軸,更為今日社會所需。
湯恩佳院長一生獻身推動孔教,全心全意弘揚儒學。為的就是實踐孔子的教誨,將仁愛的本心、本性,推廣至全世界各個角落。孔子?仁者愛人?、?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等思想,皆是建立現今和諧社會的基石,這不僅是中國人需要,也是全世界也需要。